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,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,请知悉。
印度又要气炸了。
特朗普的关税大刀砍向印度首都新德里的同一天,巴基斯坦的首都伊斯兰堡却收到了白宫递来的石油合作橄榄枝。
图|当地时间2025年7月25日,美国华盛顿,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会见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
这种赤裸裸的“南亚双标”,瞬间把莫迪政府架在了民族尊严的火炉上烤。
与此同时,美国对巴基斯坦的“招数”打得精准又突然。
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则迅速与美国国务卿鲁比奥,敲定能源开发协议,巴方甚至热情邀请美企入驻巴基斯坦来开发矿产和海上天然气。
一边强调与中国是“铁杆兄弟”,一边向美国抛出“最牢固关系”的橄榄枝,脚踩两条船的姿态展露无遗。
图|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
尽管白宫事后称协议为“非正式文件”,但巴方对美妥协的姿态已暴露无遗。
毕竟在经济困境下,巴方对美妥协的背后,是美方开出的诱人条件——关税降低与市场准入,对出口导向的巴基斯坦制造业堪称救命稻草。
图| 当地时间2025年7月3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发表讲话
与此同时,特朗普对印度却连捅三刀。
25%惩罚性关税砸得莫迪眼冒金星,社交媒体还去补上“莫迪是听了我的话才停战!”的刀,更是撕碎印度自诩的“南亚霸主”颜面。
印度议会瞬间炸锅,反对党领袖拉胡尔·甘地逼问莫迪:“五架战机被击落的真相是什么?”
女议员更是直言“特朗普把莫迪变成了小丑”。
图| 印度总理莫迪出席会议
不得不说,美国对中、印的态度可谓是天差地别。
面对中国,特朗普尚留谈判余地;而对印度,连90天缓冲期都懒得施舍。
当莫迪被美国关税大棒砸得晕头转向时,中国却悄然做出新的选择。
中方近期对印度递出战略橄榄枝,默许其借助上合组织和金砖组织“借力打力”。
图|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
得到中方撑腰的莫迪,腰杆瞬间硬了起来,甚至敢和特朗普硬碰硬叫板。
而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投入却不减反增——7月29日,巴总理谢里夫为“商务快车”揭幕时,特别强调中巴经济走廊二期正如火如荼推进;
三天后,中国为巴成功发射遥感卫星,让中巴的太空合作再进一步。
图|2025年7月31日10时00分,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1星发射升空,发射任务取得成功
而最具战略意味的,是中巴经济走廊北延阿富汗的布局。
这条贯穿瓦罕走廊、直抵瓜达尔港的通道,将阿富汗锂矿稀土与中国市场绑定,构筑“中巴阿铁三角”,印度战略空间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挤压。
面对如此布局,印度国防部长在联邦院的抗议显得苍白无力。
图| 印度国防部长辛格
南亚地缘棋局正走向中美“王不见王”的微妙平衡。
美国拉拢巴基斯坦开发石油,中国则借印度牵制美国、联通阿富汗,双方各取所需又避免了正面冲突。
这种模式若持续,或将重塑大国博弈规则——但巴基斯坦的“平衡术”暗藏风险。
美方F-16维护条款中的监控装置、矿产合作中的政治条件,都可能侵蚀巴方主权,甚至动摇中巴经济走廊安保根基。
图| 印度纺织加工企业中的工人
而印度在美俄间的摇摆也付出了代价沉重——关税战已冲击其占全球第二的服装出口,制造业成本激增恐引发外资撤离潮。
大国博弈的夹缝中,小国的抉择正重塑权力天平。
莫迪在特朗普的羞辱性关税和中国的务实合作之间,答案已不言自明,而巴基斯坦的“双轨外交”能否持续,取决于其能否顶住美方步步紧逼的战略渗透。
图| 印度总理莫迪
当美国以关税为刀切割盟友体系时,中国却以走廊为线编织多极网络——两种秩序逻辑的碰撞下,南亚已沦为最灼热的试验场。
参考资料:
1.《“美国、巴基斯坦达成协议,共同开发”》2025-07-31 22:17|来源:环球时报
2.《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巴基斯坦遥感卫星01星》2025-07-31 19:05|来源:中国日报网
3.《25%关税今日生效 印度官员: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国家利益》环球网2025-08-01 08:51|来源:环球网
4.《为了印巴冲突争论至今 反对党议员再向莫迪发难》2025-07-31 19:25|来源:看看新闻Knews
银利达配资,诺加配资,天津炒股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